![]() |
外籍人士在三亚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外国人办证大厅办理业务。 |
![]() |
“法律明白人”薛和照与定安县司法局工作人员在茶店开展普法活动。 |
![]() |
在三亚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三亚市城郊检察院检察官通过做游戏向学生普法。 |
![]() |
在乐东中学“法治剪纸”课堂上,剪纸课指导老师给孩子们做辅导讲解。 |
茶楼里有了普法角,村咖中坐着“明白人”,法治元素嵌入街坊日常生活场景;“法治剪纸”“调声普法”……融合非遗的法律条文可见可听更可感;跨海分享、谈“六尺巷”,和来到自贸港的老外讲故事也说条文……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正式实施,在琼岛这片开放热土,创新普法形式、拓展普法受众的探索实践正在进行。
5年来,海南自贸港建设成形起势,政策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与这一阶段相重合,“八五”(2021—2025年)普法以来,海南注重用好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为自贸港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从街坊到老外,学法懂法的人更多了,纸面的法律条文既入园区、也进街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走进茶楼、相约村咖——
普法场景更多元
一壶清茶,几份点心,约上三五好友,共听一出好戏。在海南,吃“老爸茶”是许多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在位于海口市琼山区的南珍茶楼,来此赏味的市民游客发现,这里不仅有古韵悠长的戏台,也有精心设置的普法角。
“在茶楼为咱社区居民普法答疑,离群众更近,氛围也轻松。”社区法律顾问王子茂介绍,茶楼内人流量大、氛围轻松,开展法律咨询能面向更多群众,日常调解矛盾也能有更好的效果,“电梯故障物业不修、楼上滴水楼下遭殃……街坊们会到这来说说生活中的‘糟心事’,我们也借这个地方说法讲理。”
墙面上,“听‘古’学法、讲‘古’普法”的字样引人注目,开放的读书角摆放有各类法律图解手册,独立包间内的法律咨询角能让群众直抒己见。“我们还将法治主题融入琼剧表演、海南话歌曲表演、情景剧等,寓教于乐,让上了年纪的居民也能听得清楚、看得明白。”海口市琼山区司法局工作人员汤姣说。
在海南,普法场景不仅在烟火气十足的茶楼餐厅,也在人情味浓厚的乡野“村咖”。在定安县龙河镇茶根村,绵绵细雨中,“法律明白人”薛和照与忙完农活的几名村民相约在咖啡店里,唠唠家常谈谈心。
“我们会用方言和身边的村民讲解反诈、反走私等法律知识,有时候也会引导乡亲们申请法律援助,用合理方式表达和解决诉求。”薛和照说,住在村里,大家都是熟面孔,“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让他们能在普法中发挥独特作用。
村里农活多、村民们之间更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开展普法工作难免遇到时间少、没人想干的问题。为让更多“乡村能人”愿当、能当“法律明白人”,定安县通过出台奖励办法、定期开展培训的方式,探索有效措施。“我们还修订了村(居)法律顾问的考核机制,将培训‘法律明白人’纳入积分统计并和绩效挂钩,让更多律师真正进到村里来。”定安县司法局副局长陈明昌表示。
场景拓宽,让更多人参与到普法中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海南省已有省和市县(区)“八五”普法讲师团22个,普法志愿者队伍171支,村(社区)“法律明白人”4.6万余名。
制作剪纸、共唱调声——
融合非遗有创意
手持小刀在红纸上刻画,再轻轻拂去碎屑,学生袁裕鸿眼神专注、双手稳当。在乐东黎族自治县一所中学的教室内,同学们正按照自己对“反对校园欺凌”主题的理解,制作一幅幅“法治剪纸”。紧握的双手、勇敢说“不”的人物,各式纹样线条清晰,既有本地大安黎族剪纸的特色,也将普法主题生动展现。
“平时感觉听不懂也记不住,现在我可以和同学们边聊边动手,对一些法律常识的印象也更深刻了。”袁裕鸿说,在老师介绍题目、解释法律条文后,同学们便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创作,“我还会将剪纸作品带回家里,让爸妈也‘点评’一下。”
在乐东黎族自治县,与法治主题相融的非遗不只有剪纸。“我们通过竹竿舞、花灯等表现形式,下乡演出、设置‘法治灯谜’,让普法更有趣也更接地气。”乐东黎族自治县司法局副局长陈思瑶介绍,该县着力打造“乐享法治”特色普法品牌,让群众在参与中学法、在生活中用法。
与本地文化特色相结合,普法不仅是看得见的纸面图景,还是能唱能跳的韵律节拍。在儋州市木棠镇铁匠村的大榕树下,十几名村民手牵着手、步调轻盈,唱响了“法治调声”,引得其他村民驻足观看。
位于海南省西北部的儋州市素有“诗乡歌海”的美称,儋州调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群众欢迎喜爱。利用传统曲调,村民自发组成调声普法队伍,在儋州市司法局的指导下写词创作。《移风易俗有面子》《电信诈骗害人害己》等“法治调声”作品,广受欢迎,版本还会动态更新。
“在节庆或农闲时,我们还会组织调声普法队伍在各村巡回演出,让普法形式不仅仅停留在摆摊发传单,而是‘开口唱法’,依法而行。”儋州市司法局局长岳国华说。
形式创新,参与普法的人群更多元。“八五”期间,海南省组织开展针对未成年人普法活动1.5万余场次,开展“百所进千村”民法典普法专项活动,组织5000余名律师对全省2500多个行政村进行包点式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