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培训、向外宣讲——
  涉外法治搭桥梁
  “我们的法律体系有不少相似的内容,希望通过培训增进彼此间的交流。”在海南省三亚市,法国国家公证培训学院院长穆斯塔法·梅基对着学员说道。这个以“律师+公证”国际化法律服务交流为主题的研修班,既让海南本地的法律人才了解国际动态,也让外籍人士了解到海南自贸港的法规政策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新进展。
  去年10月,穆斯塔法·梅基和同事来到三亚调研,在听到“六尺巷”的典故后,随即将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当时我们就将‘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话向他转述,他对我们古人化解纠纷的调解艺术赞叹不已,也对当前海南国际化的商事纠纷多元化的化解机制有了兴趣。”三亚市凤凰公证处主任徐春雷说。
  向远道而来的法律专家讲故事,也为在海南兴业生活的国际友人解难题。凤凰公证处成立了“国际友人之家”,累计接待服务外国访客4000余人次,在宣传中国法律的同时,帮助指导外国人解决投资、置业、生活、旅居相关问题。
  从留学生到小店老板,哈萨克斯坦青年维多利亚是自贸港建设的见证者,已经成了“新海南人”。“这里的警察不仅能用外语沟通,还能在办业务的同时提供法律咨询。”在三亚市公安局出入境办证大厅办理签证,维多利亚感受到了自贸港普法的热情与温度。
  “‘八五’普法以来,我们不断加强涉外法治宣传和服务,针对在三亚的外籍人士就业创业、签证居留等场景定制普法内容,让老外也学法懂法。”三亚市司法局二级调研员高文军说。
  今年12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将正式启动。海南自由贸易港法颁布以来,海南省部署开展相关宣讲1400余场次,受众近19万人次。“我们创新普法形式,既融入老百姓的生活场景,也服务自贸港的建设大局,努力让自贸港的每一个人都浸润在良好的法治环境中,不断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全岛封关运作在即,我们已经做好准备,让法治更好地护航自贸港。”海南省司法厅厅长王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