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乐平市临港镇中心卫生院,有这样一位医师,他扎根基层医疗一线13年,用专业与坚守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他就是门诊医师戴国新。
2012年7月,戴国新毕业于湖南省常德市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便投身临床医疗工作。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深知基层医疗资源匮乏、医疗条件有限的现状,更目睹过许多老百姓因舍不得花钱而小病拖成大病的无奈。这份切身体会让他坚定了“基层是群众健康第一道防线”的认知,也在心中埋下了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种子——他坚信,在这里才能让自己的所学真正惠及群众,为基层百姓的健康和疾病预防贡献力量。
2020年8月,戴国新通过“三支一扶”招聘考试,正式入职临港镇中心卫生院。凭借在原单位积累的临床经验,加之领导与同事的关心帮助,他迅速适应新环境,以饱满热情投入工作,快速掌握了卫生院的工作流程、职责及制度。在门诊工作中,同事们的热情与负责,更让他确信选择基层就是对社会最大的回报。
入职五年来,戴国新肩负多项重要工作:分管住院部与门诊医疗,负责公共卫生项目中的重精管理、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及监督,统筹院村两级院感管理、卫生监督协管,以及团队家庭医师签约服务等。

住院部作为卫生院重点发展项目,戴国新因工作态度严谨负责获院领导认可,被委以住院部日常管理重任。他深感责任重大,始终以“不忘职责,自觉遵守医生的责任义务和各项规章制度”为行动准则,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温馨的医疗服务。工作中,他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理念,从饮食起居到心理需求,全方位关怀患者,力求在细节处彰显医者温度。在院领导与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卫生院住院部稳步发展,医疗服务获当地居民一致好评。
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基层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是重中之重。面对特殊的服务对象与细碎的管理工作,戴国新对“精防”二字有了深刻而温暖的理解。
摸清辖区患者底数与状况的入户走访,常因患者及家属的病耻感遇阻。他记得第一次走访独居患者时,家属起初紧闭房门、拒绝沟通。他没有急于追问病情,而是从日常寒暄、便民服务等话题切入,多次接触后,家属逐渐放下防备,主动倾诉治疗困境。这让他明白,走访需以真诚打破隔阂,像朋友般倾听才能了解真实需求。
他深知,精防工作需多方协作。曾有一位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家属无力看管,卫生院协调遇阻。戴国新团队联动上级医院制定干预方案,联系民政部门落实临时救助,安排乡村医生定期探访,最终让患者得到妥善照料。他深刻认识到,基层精防是一张“网”,需医院、家庭、社会组织等多方“织网”“补网”,凝聚合力才能为患者筑牢保障。
2019年新冠疫情来袭,戴国新积极投身抗疫一线,在核酸采样、上户流调、标本运送、疫苗接种、路口值守等工作中坚守岗位。2022年底,面对当地疫情大规模传播,他主动请缨为密切接触者及疑似患者进行核酸采样与流调,为疫情防控与患者及时救治作出重要贡献。2023年6月,他因抗疫表现突出,荣获“乐平市新冠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称号。
从临床诊疗到公共卫生,从日常值守到疫情防控,戴国新用13年的坚守诠释着基层医者的责任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守护群众健康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