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至17日,“大鹿岛第三届旅游文化节”在大鹿岛精彩启幕,这场以“海岛欢歌,文旅交融”为主题的文旅盛宴,吸引八方游客共赴“诗与远方”。辽宁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大鹿岛边境派出所全警动员、全时守护,以“零差错、零事故、零投诉”硬核战绩,为这场文旅盛事筑牢安全屏障,让“平安底色”与“海岛精彩”交相辉映。

未雨绸缪,筹备部署“全闭环”
为筑牢文化节安全基石,派出所提前研判、精密部署,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梳理“人员管控、秩序维护、应急处突”等关键环节,细化“定岗位、明职责、梳流程”工作方案,将安保任务分解到“岗”、落实到“人”。

组建“隐患排查专班”,联合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海岛民宿、餐饮场所、活动场地开展“拉网式”检查。累计排查场所150余家,督促整改安全隐患20余处;对各类演出设备、车辆资质等进行全面查验,举全警之力为文化节安保任务筑牢“防护网”,夯实安全根基。
温情守护,服务游客“暖底色”
文化节期间,派出所全体民警化身“藏蓝卫士”,坚守岗位、默默奉献。无论是骄阳似火,还是夜幕降临,他们用挺拔的身姿、专注的眼神,成为活动现场最坚实的“安全堡垒”。

8月15日22时,骤降的海风让执勤民警们绷紧神经。一名老人突发心脏病,意识模糊、情况危急!民警接警后,第一时间启动“警医联动”机制,一边联系海岛卫生院紧急施救,一边开辟“绿色通道”,协调村委会、客运公司调度快艇,仅用15分钟将患者送上陆地救护车。因救援及时,患者转危为安,家属专程致电致谢:“海岛警察是救命恩人!”

“警察同志,我刚在沙滩看演出,装着船票和身份证的包不见了,急死了!”游客焦急求助,民警立即沿着活动路线,调取沿途监控,10余分钟在观众席角落找回游客遗落的包裹;“孩子走丢了,求你们帮忙找找!”家长心急如焚,民警发动“人海搜索”,20分钟在观景台找到走失儿童……文化节期间,民警累计帮助游客寻回失物20起、找回走失人员12人,用“有速度更有温度”的服务,温暖游客旅途。
党旗引领,安保实战“硬担当”
文化节安保,既是“平安大考”,更是“党性考验”。派出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立“党员先锋岗”,让党旗在安保一线高高飘扬。
党员民警秉持“冲在前沿、挺在险处、当先锋”战斗精神,面对游客求助,他们“秒响应”;遇到突发情况,他们“敢亮剑”。面对客流高峰,他们“钉在岗位”;碰到复杂纠纷,他们“耐心化解”。

8月16日晚,文化节演出因游客拥挤出现局部秩序混乱。“党员先锋岗”民警迅速响应,带领工作人员用身体组成“人墙”疏导人流,10分钟恢复秩序,游客纷纷点赞:“有你们在,安心!”文化节期间,“党员先锋岗”累计帮助游客解决困难50余件,处置突发情况20余次,用“党旗红”辉映“藏青蓝”,让“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誓言,在海岛文旅盛宴中熠熠生辉。
警民协同,共治格局“同心圆”
文化节期间,派出所积极发动“海岛义警”“商户联盟”等社会力量,构建“警民协同”安保格局。组织30余名义警,参与景区巡逻、游客引导;发动商户组建“安全劝导队”,及时劝阻不文明行为、上报安全隐患,让“平安守护”成为全民行动。
面对游客纠纷,坚持“柔性化解、法理并重”。8月17日,两名游客因摊位排队发生争执,民警快速到场,用“倾听诉求+普法说理”,5分钟平息矛盾。文化节期间,累计调处游客纠纷28起,以“矛盾当场解、服务零距离”,让“平安氛围”浸入海岛。
久久为功,守护平安“不打烊”
文化节圆满收官,派出所并未放松警惕,持续做好“收尾安保”。组织警力对活动区域开展“回头看”,清理遗留垃圾、排查场地设施隐患;针对返程高峰,在交通疏导上做实做细,联合市局交警部门,在岛内码头、主要路口设置“临时执勤点”,引导车辆有序通行。同时,重点聚焦游客乘船返程安全,提前与码头客运公司联动,增开安检通道,安排警力在候船区、登船口维持秩序,引导游客分批、有序登船,确保游客“开心而来,平安而归”。

“大鹿岛第三届旅游文化节”落下帷幕,但大鹿岛边境派出所守护海岛平安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将以此次安保为新起点,总结经验、砥砺前行,用“藏蓝担当”坚守海岛每一寸土地,护航每一场“诗与远方”,让“平安鹿岛”名片在一次次守护中愈发闪亮,成为大鹿岛文旅最坚实的“安全底色”。
稿件由辽宁丹东大鹿岛边境派出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