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诉至法院前,往往都经过了行政调解、行业调解,解纷存在难度。荆霞调解过许多此类案例,她向记者说起解纷经验。
三年前,20多岁的小伙徐某遭遇交通事故致使腿部受伤。徐某家庭经济困难,治疗还没结束,就拖着受伤的腿来法院起诉,希望能获得赔偿后继续进行治疗。
被告陆某认为,徐某还没有进行伤残鉴定就要求赔偿,没有依据。徐某则因对方迟疑的态度,担心对方逃避责任。双方互不信任。
“我会结合双方提交的证据,依据审判经验来判断案件的结果。设身处地为当事人考虑,释法析理,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荆霞以这起案件举例说。
“如果等到徐某治疗结束,做完鉴定后再赔付,伤势得不到及时救治,或许伤残等级高,赔偿金额也会更高。如果先行赔偿部分款项,让他能得到及时救治,更好康复,将来赔偿金额也会较低。”陆某听完荆霞的分析后,主动和徐某达成了调解协议。
发挥优势
记者了解到,退休法官调解员在全国其他法院还有很多。
今年6月,第三批16名地方法院退休法官受聘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六个巡回法庭特邀调解员。此前,最高法分两批聘请了28名地方法院退休法官担任各巡回法庭的特邀调解员。
加强相对薄弱基层法院建设是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辽宁3家薄弱法院聘请22名“银发法官”担任特邀调解员。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法院设立老法官工作室,发挥“银发法官”优势,妥善化解矛盾纠纷。
……
“银发法官”调解员结合审判经验化解矛盾纠纷,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此外,不少退休法官调解员还参与到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工作中,继续发光发热。
“巴彦岱法庭的年轻法官,时常去二楼看那块‘全国优秀人民法庭’牌匾。”卢建雯说,当前,全国法院“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正在开展,老法官们的故事也激励着大家续写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