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舆情法治网

   活动公告

安全生产,监管不缺位执法不扰企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杨松 | 发布时间: 2025-09-15 11:12:51 | 35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09-15 11:12:51 来源:人民日报

    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9日召开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和防范自然灾害各项工作,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安全生产执法是守牢安全底线、遏制事故发生的强有力手段。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执法改革,既严格执法有效消除风险隐患,又切实减轻基层和企业负担,提高执法质量和效能。

  ——编 者

  联合协作,“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提升质效

  一早,四川广元市黑石坡至曾家山公路工程项目工地的柴油储存区迎来6位身着不同制服的执法人员——分别来自应急管理、公安、交通、经信、市场监管、环保部门。

  “收到联合检查清单后,我们已经自查了一遍。”工程项目物资部经理刘炫良介绍。

  “请您出示柴油储存设施的安全验收资料。”广元市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率先开口,同时拿出执法移动终端开始记录。与此同时,经信部门工作人员核对油品购销台账;市场监管人员查看计量器具检定情况……作业区内,6个部门的执法人员各司其职,没有重复询问,也没有多头索要材料。

  一次执法、多项检查,不同部门负责各自的监管领域,检查结果当场互认共享,避免对同一企业进行重复检查、多头检查,降低执法检查对企业正常生产带来的影响。

  “以前,单是应急和经信部门,就得跑两趟,省、市、县里轮番来查,每次都要从头解释情况。今天不到2个小时就从储罐安全到人员资质全过了一遍,效率挺高。”刘炫良在记录本上写下执法人员指出的问题,“几个部门把柴油储存安全条件、风险、整改措施给讲透了,我们要加大安全投入,不能掉以轻心。”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综合执法监督局局长曹阳表示,目前全省已有1.5万多家企业明确了对应层级的执法主体,“联合查一次”为基层和企业减负,也推动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形成政府监管与企业自治相结合的安全管理格局。

  说理普法,“邀约式”服务为企解惑

  “天然气燃烧装置异常报警处置不规范、熔炼炉温度监测数据异常,这些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前不久,根据江苏南通市上海贤拓铝业科技海安有限公司的需求,南通市应急管理局专程上门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指导服务。

  公司总经理张维俊表示,公司主要从事铝棒、铝制品研发生产,专门研究了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但对有些具体情形还拿不准,希望执法部门能带领企业员工系统学习排查一下。

  带着诉求跑车间、看现场,执法人员带领企业管理人员到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涉及的区域、设备、工艺现场耐心讲解,对监测报警设施、应急电源设置等数十项内容进行仔细查验和有效性测试。

  “企业点单、部门跑腿,这种‘邀约式’安全生产指导服务已在江苏常州、淮安、扬州等多地推广,有助于企业安全发展。”江苏省应急管理厅执法监督局局长陈健永介绍。

  监管执法人员在安全生产执法时开展“说理式”普法,讲清楚违法事实、法律依据及潜在后果,引导企业精细化管理,健全内部安全监督检查机制。对于整改敷衍、重复违法或发生重大事故的企业,也将依法从重处理。

  “寓执法于服务,引导执法人员更加聚焦重大事故隐患、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检查事项,提高监管执法效能。”陈健永表示。

  技术赋能,“云上执法”更高效

  瓦斯高值超限!随着异常提示音响起,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陕西局的大屏上弹出渭南某煤矿井下瓦斯超限的报警。掘进工作面4个、井下实时人数428人、当前正在生产……监察执法六处工作人员立即从省矿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中调取企业实时状态信息,并连线煤矿进行核实研判。

  200公里外的煤矿工作面上,井上、井下重点作业场所均配备了摄像头、传感器等监测监控设备设施,各条巷道布设人员定位分站——736个安全监控测点、122路在线视频24小时不间断回传矿区影像,所有数据实时“上云”,执法人员可随时调取。

  “根据远程研判结果,综合刚才你矿超限报警原因汇报,现判定你矿掘进作业区域瓦斯赋存异常,请立即撤出受威胁区域作业人员……”执法人员迅速组织市县监管部门、驻矿安监员、煤矿上级公司等赴现场处置。

  “建成矿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后,我们能远程查阅各煤矿作业环境监测数据、作业场所人数、人员运行轨迹、重点作业场所视频影像等,人工智能分析模型可从海量数据中筛查出安全风险进行警报提示。”监察执法六处一级主任科员刘焕表示,去年陕西全省通过该预警系统累计监察矿井113矿次,共查处重大隐患30个,化解重大险情21次。

  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精准执法,推广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和预警防控为特征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非现场执法工作模式,推进了矿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去年陕西矿山生产安全事故起数、遇难人数分别同比下降55.6%和74.2%。

  “远程监察自动分析数据、自动告警,能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及时研判处置,通过影像资料固定证据链,还可以反映平日里企业真实的生产建设状况,发现企业在生产作业中的违章作业行为。”刘焕表示,传感器、摄像头全天候监测,监察执法人员入企检查次数降低,企业能更专注地投入生产建设工作。

   媒体公信

责任编辑: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