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大江口边境派出所地处宽甸满族自治县鸭绿江中段,辖区风光旖旎、产业兴旺,人员往来频繁,多元因素交织下,民间矛盾纠纷呈现复杂多样态势。如何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守护边境安宁,成为摆在派出所面前的重要课题。
今年以来,大江口边境派出所党支部锚定边境治理痛点,以红色引擎驱动治理创新,打造“江口四联”特色党建品牌。将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通过串联长甸司法所、长甸派出所、长甸法庭及辽宁兴达律师事务所等多方基层党组织,推动原有“四所一庭”联调机制迭代升级,将大量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为边境地区的和谐稳定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党旗领航,织密联调“一张网”
“基层矛盾往往牵扯多方利益,单靠一个部门很难彻底解决,必须突出组织共建的优势及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让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大江口边境派出所党支部书记、政治教导员范增林道出了机制建立的初衷。结合农村地区法律服务资源有限及农民群众对法律服务迫切需求的实际,该所主动打破常规,创新将友邻的长甸派出所纳入“四所一庭”体系,两所警力协同覆盖,形成了具有农村特色的“四所一庭”新格局。年初至今,该所党支部主动对接各职能部门,以“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为原则,牵头签订《“四所一庭”矛盾纠纷联合调解协议书》,明确各方在信息互通、现场处置、后续跟进等环节的职责边界与联动流程。
为了让联调机制“落地生根”,组织成立联调小组,每月召开联席会议,梳理纠纷线索、研判突出问题、制定应对策略。在此基础上,选拔党员骨干组建“党员先锋调解队”,吸纳村委干部、企业代表、景区负责人、学校教师等力量加入,这些成员凭借熟悉当地情况、了解行业特点的优势,在党员骨干带领下亮明身份、践行使命,成为“四所一庭”机制延伸触角的重要力量。同时,依托各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4个“联调工作室”,将调解点设在群众家门口,形成“支部牵头、多方联动、全域覆盖”的调解网络,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联调发力,巧解纠纷“烦心事”
“多亏你们联合调解,我这心里的疙瘩总算解开了!” 今年 7 月,在大江口边境派出所联调工作室,村民于某握着民警的手激动地说。原来,于某与邻居牟某因宅基地排水问题积怨已久,村里调解多次无果。所内接警后,当即启动 “联调机制”,上门开展处置。民警先耐心倾听双方诉求,找准矛盾点在于两家之间没有规范的排水渠。随后,司法所工作人员从邻里相处的常情常理入手,劝说双方以和为贵,律师再结合《民法典》中相邻关系的相关规定释法明理,让双方明白各自的权利与义务。最终协调村委会帮忙修缮了一条公用排水渠,至此,双方达成一致,长期的恩怨一朝化解。
随着旅游市场的复苏,辖区内景区游客数量大幅增长,旅游纠纷也随之增多。据统计,相较于去年同期,景区纠纷数量增长40%,为此,“四所一庭” 联调力量将景区矛盾纳入重点调解范畴,确保快速响应、合力处置。
前不久,河口景区游船码头发生了一起旅游纠纷。两批天津游客共十余人乘船时因座位分配问题各不相让,进而发生冲突,双方言语激烈、互不相让,导致游船无法按时启航,影响景区旅游秩序。接警后,大江口边境派出所党支部立即会同联调小组成员赶赴现场,按照“掌握事实—深研矛盾点—打开突破口—分步化解”的流程展开工作。大家先是分头倾听双方陈述事实、了解诉求,进一步掌握了双方均是碍于朋友面子不肯让步的因素,进而发现当事人同时存在担心事件升级影响孩子前途的心理,一边从法理上说明公共场所秩序的重要性及冲突可能带来的后果,一边从情理上劝说“出门游玩图开心,别因琐事影响心情”,联调小组经过近10小时的交流引导,双方最终握手言和。双方当事人返回天津后还特意寄来了锦旗表达感谢。
据统计,“四所一庭”机制升级以来,共联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24 起,调解成功率达 85%,平均调解时长从机制升级前的 17 天缩短至 5.8 天,群众满意度达 90%,因纠纷引发的各类案件同比下降40%。
成果转化,激活治理“新动能”
联合调解不仅解决了具体问题,更推动了治理模式从 “事后处置”向“源头预防”转变。通过构建“排查、预警、普法、联调、问效”的全链条工作体系,实现了矛盾纠纷的前端化解。
联调小组通过分析调解数据绘制“矛盾纠纷热力图”,精准锁定矛盾高发区域与类型,对高发领域和潜在风险点开展前瞻性研判。在旅游旺季来临前,联合景区管理部门提前排查隐患,针对座位分配、排队秩序、消费争议等易引发纠纷的环节,制定工作预案,筑牢矛盾预警的第一道防线。针对高发的山林土地边界纠纷,联调小组重点发力,走访熟悉情况的村干部、老村民,调取村里的原始土地分配档案、林权证等资料,结合地图、实地勘测等手段仔细比对确认边界、明晰权属。今年以来,已成功化解山林土地边界纠纷6起,保障了村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了乡村的和谐稳定。
针对辖区重点工程G331沿江公路建设项目施工中易引发的占地、补偿等纠纷,联调小组提前与项目部对接,进驻施工现场。累计排查化解临时用地、建材运输通道占用等纠纷8起,推动10余户村民与政府签订占地补偿协议,提前介入因施工噪音引发的纠纷3起,保障了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实现了项目施工与群众利益的双赢。
“四所一庭”下设的“普法宣传队”也由“事后普法”转为“前置宣传”,结合春耕、秋收等不同时节的矛盾特点,针对性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年初以来,开展普法宣传 5 场次,发放资料 2000 余份,让群众提前明晰法律底线。
如今,“有矛盾找联调,要解决靠党员。”成了辖区群众的共识。大江口边境派出所党支部将继续以党组织联动为核心,深化“四所一庭”机制创新,让多方协作的联调网络更紧密,让党员先锋的引领作用更凸显,为守护平安续写新答卷。作者:大江口边境派出所 解大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