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舆情法治网

   活动公告

解读全国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提高立法质量,以立法保障改革

来源:《中国人大》 | 作者:杨松 | 发布时间: 2025-06-25 13:55:55 | 144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06-25 13:55:55 来源:《中国人大》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立法是实行法治的前提和基础。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并同有关方面沟通协调,经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全国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稿。2025年4月1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42次委员长会议,对2024年12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5次委员长会议原则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作出修改调整。

这张年度立法“施工图”显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化立法领域改革,统筹立改废释纂,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好法律案审议和起草工作

据悉,今年的立法工作计划将党中央确定的立法项目及时列入,落实党中央批准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共安排继续审议的法律案14件、初次审议的法律案23件,还根据有关方面意见列出一些预备审议项目。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计划显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国家发展规划法、金融法、金融稳定法、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企业破产法、招标投标法、农业法、渔业法、民用航空法、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这些法律案的审议和起草工作将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其中,备受关注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已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出台,将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代表法是规范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代表职权、履行代表义务、发挥代表作用的基本法律。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改的代表法。这是新时代新征程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新举措,将进一步健全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为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提供了实践基础和宝贵经验。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目前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已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

计划特别注明,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初次审议后,将适时进行分拆审议,修改完善。未来,法典的编纂工作将稳步、有序推进。

在完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方面,除了生态环境法典,制定国家公园法也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2024年12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对国家公园法草案二审稿进行了审议,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和讨论。征求意见期间,中国人大网共收到2518人提出的9147条意见。根据计划,今年将继续推进该法律案的审议。

此外,计划显示,今年还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聚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制定法治宣传教育法,修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制定社会救助法、托育服务法、检察公益诉讼法,修改传染病防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健全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和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制定原子能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危险化学品安全法,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法、监狱法、国家赔偿法、网络安全法;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修改海商法、对外贸易法、仲裁法,并注重在相关法律中完善涉外规定。计划还围绕有关方面提出了预备审议项目。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建立宪法实施情况报告制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制度体系,建立宪法实施情况报告制度。

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此次立法工作计划明确,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制度体系。提出要全面贯彻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系统推进宪法实施、宪法解释、宪法监督,完善宪法相关法律制度,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建立宪法实施情况报告制度,通过报告反映宪法实施情况和监督宪法实施情况。完善合宪性审查制度,全面发挥宪法在立法中的核心地位功能,在每一个立法环节都把好宪法关,对所有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和决定决议草案进行合宪性审查,加强涉宪性问题研究。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采取务实管用的方式方法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实施好修改后的监督法,加强对宪法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推动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效发挥在保证宪法法律实施中的重要作用。

   媒体公信

责任编辑: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