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万马运输公司驾驶员驾驶货车发生一起轻微事故,綦江区相关执法部门立案调查,认定该公司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并作出行政处罚。万马运输公司对行政处罚有异议,随即申请行政复议。
接到申请后,綦江区司法局对其经营情况与信用等级进行调查,发现该公司自开始从事物流运输业务以来,从未发生过一般及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履行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因此认为应当采取包容审慎执法机制。最后,执法部门进一步查明案件事实,撤销了原《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向万马运输公司指出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
一起行政处罚决定的撤销,折射出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体系的改革。綦江区纪委监委压实监管职能部门主体责任,推动监管职能部门制定不予、从轻、减轻处分和不予行政强制措施“四张清单”,实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制度,综合考虑企业信用等级等因素,精准匹配裁量权基准与处罚事项,确保处罚公正适度。
綦江区纪委监委深入开展“清风护企·监督护航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出台《关于发挥纪检监察机关职能作用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近3年来,我们查处损害营商环境作风和腐败问题51件,立案、处分37人,助推营商环境持续提升。”綦江区纪委常务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何顺伟说。
链接
重庆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重庆市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比重超六成,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的九成以上,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近年来,重庆市纪委监委将损害营商环境的作风和腐败问题纳入专项整治,推动各区县纪委监委细化“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等“小切口”治理事项70个,推动解决问题1946件。
同时,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以查办案件为抓手,建立健全问题线索收集排查、交办督办等工作机制,查处吃拿卡要、暗箱操作等损害营商环境作风和腐败问题932件,批评教育和处理1179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77人。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全市公开通报曝光80起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