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越共中央驻地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后,两党总书记共同见证中越双方签署的45份双边合作文本展示。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同苏林总书记会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化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提出六点举措:增进更高水平的战略互信、建设更加牢固的安全屏障、拓展更高质量的互利合作、系牢更加广泛的民意纽带、开展更加紧密的多边协作、实现更加良性的海上互动。这45份合作文本,描绘出未来一个时期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施工图”。
观看完合作文本展陈,习近平总书记提议:“我们握个手吧。”苏林总书记随即热情回应。身后是壮观的旗阵,面前是锦绣的前程,镜头定格下两个社会主义友好邻邦在携手迈向现代化征程上新的“高光时刻”。
布特拉加亚,马来西亚总理官邸G层签字厅。
全场站立,掌声热烈而持久。中马两国国旗前,习近平主席和安瓦尔总理握手合影。两位领导人共同见证双边合作文本的交换。
4月1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布特拉加亚总理官邸举行会谈。会谈后,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中马双方交换双边合作文本。这是习近平同安瓦尔握手。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儒伊文明对话”、数字经济、服务贸易、“两国双园”升级发展、大熊猫保护……一个个合作项目令人目不暇接。其中一份,关于互免签证的协定,两国民众格外关注。
“坚持战略自主,开展高水平战略协作”“凝聚发展合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合作标杆”“传承世代友好,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主席就建设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提出三点意见。落到行动,落到实处,都是为了两国人民。
金边,和平大厦二层签字厅。
典雅的金色蝴蝶兰与印有“中柬合作文本交换仪式”字样的绿色背景板交相辉映,习近平主席同洪玛奈首相共同坐在主席台前。
4月17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在金边和平大厦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后,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中柬双方交换双边合作文本。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产供链合作、人工智能合作、发展援助合作、海关检验检疫合作……双方代表一次次走上大厅中央的红色方毯,交换合作文本。深化更高水平政治互信、拓展更高质量互利合作、筑牢更高层次安全保障、开展更高频率人文交流、强化更高标准战略协作,从五大领域发力,中柬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
仪式最后,习近平主席同洪玛奈首相紧紧握手。是发展战略的对接,是发展机遇的共享,是发展新篇章的共同书写。
修建扶南德佐综合水利项目是柬埔寨的百年梦想,中国充分理解柬方关切并提供必要支持。一头连着工业现代化,一头连着农业科技化产业化,中方根据柬方需要制定的“工业发展走廊”“鱼米走廊”两份合作规划加速落实,中柬“钻石六边”合作架构进一步充实。
在沃野千里的红河沿岸,在工地繁忙的马来半岛,在游人如织的湄公河畔,极目远望,大开放、大合作、大交流热潮涌动。越南的辣椒、马来西亚的椰子拿到了走上中国百姓餐桌的“入场券”,中国的商用飞机、5G技术获得了东南亚市场的新订单,中越、中柬青年更频繁地双向奔赴,中马两国高校已着手建设联合实验室……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更“深”了,也更“新”了——这是海外观察家对习近平主席访问成果的解读。
更“深”的是彼此间的信任。睦邻、安邻、富邻,中国的一言一行,周边国家都看在眼里,对中国的认知维度不断拓展:中国不仅是关键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更是进行战略沟通、开展政治安全合作的重要伙伴。
访问期间,中越决定将两国外交、国防、公安“3+3”战略对话机制确定为部长级,中马同意建立外交、国防“2+2”对话机制,中柬决定建立外长、防长“2+2”战略对话机制。
更“新”的是双边合作的领域。中越、中马、中柬联合声明不约而同提到“新质生产力”:中越“同意以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越南发展新型生产力为契机,构建更加广泛深入的全方位合作格局”,中马“同意共同致力于打造地区新质生产力合作高地”,中柬“推进联合研究、技术转移、创新创业等合作,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越南媒体上发表的署名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令全球瞩目的“中国新能源产业、人工智能和动画影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潮奔涌而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在中国看到了未来”,希望从中国得到助力,选择与中国携手同行。
中越人民大联欢活动代表相聚时,越南邮电科技大学副校长陈光英向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自己的“清华故事”。在清华大学学习的日子,让他记住了美丽的荷塘,也得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的精神滋养。如今,作为一名信息技术专家,他“十分期待与中国大学加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合作”。
大国外交,有着眼细处的落笔,有立足全局的擘画。
访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和苏林总书记、范明政总理共同见证中越铁路合作机制启动。中越标准轨铁路的全面联通,将进一步拓展区域互联互通的大图景。从中老铁路到中泰铁路,从印尼雅万高铁到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泛亚铁路网的宏伟愿景一点点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