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www.chinaxwjd.cn

中国舆情法治网

   活动公告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曹轲等:全媒体时代公益报道趋势研究

来源:新闻战线 | 作者:杨松 | 发布时间: 2024-03-20 16:59:11 | 1236 次浏览 | 分享到:
来源: 新闻战线 2024-03-20 16:59

  摘要

  数字技术、媒介力量的参与和融入,形塑和改变着公益传播的发展。真正有效的公益互动,应该是有情感动力、重理性认知、能促成改变的行动。媒体应践行社会责任,不断探索适应时代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内容形态,不断探索全媒体时代公益报道专业化、数字化、媒介化的未来发展之路。

  全媒体时代公益报道趋势研究

  常 琳 张 渝 王欣然 曹 轲

  随着公益教育、公益活动、慈善捐赠等公益领域活动的增多,公益传播中媒体的参与互动也日益频繁,随之而来的公益报道大量涌现。学界、业界纷纷聚焦公益传播的行动、平台、策略、效果等研究,而较少涉及公益传播中媒体及报道本身的功能与角色变化。本文从公益报道的现状出发,发现问题与不足,探究全媒体时代媒体该如何赋能公益传播,做好专业公益报道。

  现状与挑战:已成趋势,仍需“新意”与“心意”

  数量上有一定规模,但专业化程度较低。“公益”一词人们耳熟能详,但“公益报道”一词,相比财经报道、人物报道、国际报道等则较新。目前来看,有关公益的报道,在数量上逐年增多,但专业化程度较低,从报道的理念到方式手段,从体裁到形式、内容,没有形成一套系统性的章法,精品稿件相对较少,较少以一个单独的类别被提及,学界也缺乏对它单独深入的分析。

  早在20世纪初,我国报纸上就刊登过有关公益慈善救助的新闻报道。例如1903年《申报》刊登了一则新闻《劝募山东四川两省急赈》,该报道主要内容是呼吁民众对山东、四川的洪灾进行捐助。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我国媒体对公益信息的报道主要还是局限在新闻发布上。

  20世纪90年代初,一张“大眼睛”照片被媒体纷纷转载,女孩苏明娟引发社会对希望工程的广泛关注,在国内掀起了一场捐赠热潮。到21世纪,公益事业获得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和社会支持。在公益事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媒体对公益实践也有了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当下,“指尖公益”“互联网公益”变成现实,有关公益的报道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公益报道虽然在量上形成了一定规模,但仍很少被专门提及。

  从相关报道中可以看出,公益报道的主题繁杂多样,在一篇报道中可能存在着多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捐助捐赠、帮扶、见义勇为、社会活动、疾病救助、健康科普等,涉及面较广。公益方面的主题相互关联,有时主题重叠,难以有明确的界定,某些报道可能涉及多个分类,难以准确划分。“新闻专业性常常被视为新闻媒体赖以生存的根本”,在一些特定的专业报道领域,更要讲究专业标准。对公益报道来说,无论是内容,还是传播形态,都需要形成一套成熟的章法和规范。

  内容上需进一步把握现象背后的深层探寻。公益报道与其他类型的新闻报道一样,应该具备客观性、真实性等属性,但仅有通稿式的内容报道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某些新闻报道中一味追求“大而美”的正面报道,没有深入分析挖掘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没有坚守媒体在公益传播中的舆论监督作用,导致正面报道流于表面,公益效果大打折扣;还有一些报道缺乏理性,过于煽情或夸大事实,主观性较强,缺乏深入一线的、具有深度的调查性报道,忽略了对现象背后的深层挖掘与探寻,未充分关注公众反映与诉求。部分报道虽然提出了问题,但未进一步分析可能的解决途径或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读,缺少思想性、建设性元素,缺乏对可行性解决方案的探究。

  在一些报道中还存在着不合时宜、过度渲染情绪的内容,利用读者同情心制作“苦难文学”,为博人眼球忽略事实、夸大公益成果等。媒体的传播、转发本身,就是公益参与、公益行动,但要注意避免给被捐助者叠加负担。

  传播上单调且单向,内容难以突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移动化、社交化为媒体内容供给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公益报道的形式也有了新的变化与突破,从单一的文字报道拓展为更多样化的形式,如图文、视频等。虽然有了新的形式,但更多是单向输出,读者往往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缺少参与互动,容易让读者产生“阅读疲劳”,缺少一些能提升体验感的新工具,例如H5、立体化、可视化等。公益报道的传播,难点不仅在于优质内容的挖掘与生产,不能单靠“一支笔”,还有传播形式的创新与传播渠道的建设。就目前的传播情况来看,大多数公益报道是将公益信息放至机构网页、公号推文中进行小范围传播,缺乏与其他媒介的协同互动,难以形成扩散,内容难以在互联网环境中突围。万物皆媒时代,传播不是仅将文本放至网站、公号即可,还要实现不同媒介渠道的互动以及线上线下场景的对话。真正有效的互动,应该是有情感动力、重理性认知、能促成改变的行动。

  总体来说,媒体公益报道已成为一种趋势,但还缺乏一些“新意”与“心意”,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播。

  原因与思考:从公益传播出发分析

  媒体对公益定位的理解影响着报道的内容与形式。关于公益传播的定义,有学者认为,公益传播即服务于公共利益的传播行为。公益传播的内核是公益,通过策略性的传播活动策划、设计与执行,有效地实现信息传播和社会动员,进而支持公益问题的解决。

  公益报道是公益传播中的一个小切面,也是重要一环。公益报道指媒体对公益活动、公益行为等与公益相关的报道,是媒体通过报道形式传播有益于公众利益的事迹、人物与活动,基于公众利益展开具有公共性、引领性的话题议题,引导公众、企业和各种社会组织投身或关注公共事务,从而推动现代公益事业发展。

   媒体公信

责任编辑: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