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根据相关数据,近几年我国“轻医美”用户规模不断增长,预计2025年将达到3105万人。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带动整个“轻医美”市场快速扩张,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轻医美”通常指非手术类医疗美容,如部分注射、光电、生物技术等,其具有操作手段灵活、创伤小、恢复期短、风险低等特点,但仍属于医疗行为。一些商家为降低消费者心理门槛,让消费者产生“做轻医美”和“做美容护理”区别不大的错觉,激发消费动力,在宣传推广中强调“轻”“快餐化”“生活化”,将“轻医美”医疗属性和潜在风险淡化。不仅如此,医美行为监管明确、门槛高,鼓吹“轻”化可能为无证擅自开展医美等违法现象大开绿灯。
如何才能有效规范“轻医美”市场?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3天线下特训+50节线上拓展课”“快速上手各类皮肤注射项目,零基础掌握核心技术”“结业即可独立接诊,月入五六万元不在话下”……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搜索引擎或社交平台上搜索“医美 学习”等关键词,就会跳出五花八门的医疗美容类培训机构,网上有时候还会主动推送这类内容。其中不少此类机构承诺,只需短短几天,毫无医学学习经历的“小白”也能掌握“轻医美”技术,甚至可以成为独立为客户做医美项目的“高级轻医美科技抗衰管理师”或“高级医美咨询师”。有机构称结业之后,会为学员颁发全网可查的“权威证书”。
3天的“轻医美”培训课程包括哪些内容?这么短的时间真能教会学员医美技术吗?
买产品送技术
速成班一条龙
“3天就能学明白了,要是想靠医美赚钱,千万别错过!”
通过某平台的一则医美培训广告,记者以求学者的身份联系到一家医美培训机构。该机构工作人员刘敏(化名)介绍:2980元购买原价5980元的产品,购买产品后免费学技术,一年之内都可以免费复训进修。
据了解,产品指的是“除皱抗衰紧致水光、胶原蛋白水光、三文鱼修复水光”等共计30支产品;技术指的是包括“轻医美技术、线雕技术、手术全科技术、营销拓客、自体血清中胚层疗法”在内的五大“核心技术”。
刘敏的朋友圈日均更新十几条图文和视频内容,大多是学员报名预付定金的截图、医美培训课堂的视频、顾客医美前后对比图,这些内容的真实性有待考究。比如记者注意到,7月31日,刘敏在朋友圈发布“微美创业班倒计时1天,抓住福利的尾巴”。仅半个月后,她在朋友圈再次发布相同的内容。
刘敏说,学习内容既有基础的产品认知、药物配比,也有时下流行的“贴骨针”“少女线紧致”等,涵盖了市面上所有热门的“轻医美”项目,“专业知识、审美、面诊、营销,我们是一体化的教学,就是教如何在这个行业中挣到钱”。
而掌握上述提到的全部“轻医美”技术的时间,刘敏表示,“只需3天”。
对此,她是这样解释的——每个月机构都会开设3天的线下课程,“3天内这些学习内容老师都可以讲完,但是每个学员掌握知识的情况不一样。掌握好的话,3天内学完没问题,如果担心没学会,可以参加下个月的培训”。倘若不方便参加线下培训,机构还准备了线上直播课,“每隔一天会有医生在内部微信群内直播讲解”。
“你不用担心自己没基础。”刘敏说,“因为课程主要针对没有医学背景的新人,你只要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可以,跟着教程都能学会。学成之后,公司还会提供开店选址、装修、宣传拓客等‘一条龙’扶持”。
当记者询问她是否可以提供公司资质证明时,刘敏给记者发来一份名为“××集团”的PDF文件,“这是我们公司的介绍,我们有自己的工厂,也生产医美产品,你在网上都能查到”。然而当记者在网上搜索该公司时,搜索结果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25年7月15日,与PDF文件的公司简介中成立时间不符。
对此,刘敏言辞闪烁,解释是“营业执照变更的缘故”。记者检索相关条例发现,公司即使更换营业执照,其成立日期也不会发生变化。
缺乏医疗资质
直接针剂注射
在此次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不少打着“轻医美”牌子的此类培训机构,均表示学成之后,学员会获得一份由机构颁发的培训证书。
记者翻看了四份所谓的行业证书后注意到,这些证书上印有学员的身份证号码、课程名称以及证书编号,其中两份还有盖章单位,其中一个为“××医美科学管理培训中心”。记者在公开网站检索,并未查询到相关单位信息。
对于从业资格,不少机构的课程顾问对此不以为意,表示“‘轻医美’用不到医师资格证”,问及培训后的就业,他们称机会“非常多”。“学完之后可以到美容店工作,也可以自己开工作室,做移动美容上门服务。”
比如记者联系的一家“轻医美”培训机构开设的“全科高级综合管理班”培训费用3980元,学习时长5天,工作人员沈女士表示,“5个全日制课程,理论结合实操,以实操培训为主,学完之后可以直接上手给顾客注射产品。”
当记者强调自己既无医学背景也无执业证书时,沈女士告诉记者完全不用担心:“针剂注射这一块是针对零基础开设的系统性培训班,技术才是进入医美行业的敲门砖,我们就是教你们如何规范操作以及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