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法治扣子 2017年10月12日 10:13:00    来源:法制网

    《中小学法治教育读本》(以下简称“读本”)是金秋九月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献给全国中小学生的一份“七五”普法厚礼。

  法律出版社出版的这套“读本”是由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编写的,按照中小学不同年级编写了12册,供广大中小学生普法学习。司法部部长、全国普法办主任张军百忙之中认真审核了“读本”书稿并提出了重要的修改意见。“读本”在编写过程中,还征求了张文显、江必新、王利明、韩大元等专家的意见。数十位法学专家、中小学教师参与了编写工作。

  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法治教育要从孩子开始、从中小学生抓起、从青少年抓起,从小教育孩子们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七五”普法期间,法治教育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制定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完善法治教材体系,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全国“七五”普法统编读本的《中小学法治教育读本》应运而生。

  “读本”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五·三”重要讲话精神的“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主题。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强调,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法学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法学知识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习近平总书记“五·三”重要讲话同样也是对新时期中小学法治教育的重要要求。在中小学法治教育过程中,也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原则,为广大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广大中小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广大中小学生的法治观念决定了未来中国社会的整体法治素养,中小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和法治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正如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从一定意义上讲,法治意识是中小学生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当然,法治观念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润物无声、循序渐进,努力把法治意识转变为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法治行为模式。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就要求中小学校承担起为广大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任,把法治意识和法律精神贯彻到中小学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之中,努力培养具有良好法治素养的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信仰法治的种子必须从小就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播下,用法治信仰浸润人心,全民守法的浓厚氛围才能形成且持久。中小学法治教育针对的都是年纪偏小且理解接受能力有限的青少年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能照搬照套高校的法治教育。因而,为中小学生编写普法读本要切忌成人化模式,切忌通篇法言法语,切忌板着面孔空洞说教。总体上讲,这套“读本”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文字通俗,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与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理解接受能力颇为匹配。

  从一定意义上讲,法治意识其实是由规则意识、权利意识、契约意识、公平意识等一系列理念和观念组成的。“读本”的主旨就在于润物无声地启迪和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权利意识、契约意识、公平意识等,这是一个现代合格小公民应有的基本观念。

  新时期中小学法治教育,要重视启迪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无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其实就是最为权威的规则,法律和秩序就是由一系列规则组成的。备受社会诟病的不走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乱闯红灯等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折射出中国式传统教育的规则教育缺失,很多人从小就没有养成遵守公共规则的良好习惯,长大后自然就时时处处“原形毕露”。

  规则教育应该从小学一年级抓起。一年级第二课“规则使学校更安全”,寓教于乐、浅显易懂,介绍了在操场上玩游戏的规则,指出玩游戏也要遵守规则,玩游戏时故意推搡同伴是不公平的行为。第三课“规则使生活更美好”,指出规则可以让游玩更开心,在游乐场也要遵守规则,有序排队等候游乐设施、乘座游乐设施要系安全带。小学二年级第三课“了解公共规则”,将一年级的游戏规则教育升级为社会的公共规则教育,如第一节“红灯停、绿灯行”,以图文形式指出闯红灯的危害;倡导文明出行,如在公交车站排队乘车、不携带鞭炮等易燃易爆物品上车。

  新时期中小学法治教育,要重视启迪培养孩子们的权利意识。权利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是法治意识发达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培育公民权利意识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构建法治社会的重要根基,也是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众所皆知,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素来是“重义务轻权利”。启迪、唤醒、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要从孩子抓起。“读本”始终重视传播和灌输“权利”的理念,小学三年级“你我的权利”课,让小学生及其家长了解上学的权利,特别是关注农村孩子上学的权利。让教师、孩子及其家长懂得,某些农村父母让孩子辍学在家或打工,其实是侵犯孩子受教育权的违法违宪行为。小学五年级读本则全书都是权利篇,从第一到第六课都是教育启迪孩子们的权利意识。如“我们的基本权利”、“我们的人格权”、“我们的知识产权”、“我们消费者的权益”、“我们儿童的特定权利”,以及“正确行使我们的权利”,启蒙和培育孩子们的维权意识,如“遭遇欺诈我维权”、“依法维权靠证据”,提醒爸妈和自己把超市的购物小票收好。

  新时期中小学法治教育,要重视启迪培养孩子们的契约意识。契约精神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没有契约精神的建立,就不会有当代中国经济的腾飞。在市场经济领域,契约精神正是文明与野蛮的分界线。目前社会上大量存在的“老赖”、电信诈骗、制假售假、虚假广告、偷税漏税等现象,几乎都是契约意识丧失、把利益放在契约之上,市场契约化程度不高的表现。契约意识的核心就是诚实信用、恪守契约。诚信意识、契约精神,同样要从小培养,从孩子抓起。初中二年级读本第二课“诚实信用、恪守契约”,设有认识合同的章节,并专设“认识民法”主题,介绍了民法的几大基本原则,特别是民事权利平等原则。小学三年级第四课“买卖需自愿”、“履行约定很重要”等节,教育、传播公平诚信的理念。

  新时期中小学法治教育,要重视启迪培养孩子们的公平意识。公平意识也是法治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元素。没有公平,市场经济就无法实现可持续的正常交易;没有公平,司法的公信力就无从树立。小学二年级读本第二课“在公平的社会中成长”,传授公平竞争的道理,以情景漫画的形式,生动阐述了公平竞赛、不能抢跑的道理,考试不作弊、排队不插队的道理。

  新时期中小学法治教育,要重视启迪培养孩子们的宪法意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小学二年级读本以一棵宪法之树的图片,生动彰显宪法是母法、是根本法的道理。在宪法知识教育上,读本采取了递进式、阶梯式的课程设计,小学三年级有“国家与宪法”的内容,初一也有,但内容相对更丰富些。小学三年级专设“国家宪法日”一节,建议12月4日可组织参观国家宪法日主题活动,举办相关展览,学习有关“宪法宣誓制度”可集体朗读誓词。初一读本第一课“了解宪法、认识国家”,对宪法和国家的介绍还可以更形象、更直观一些,文字内容相对偏多。

  新时期中小学法治教育,还要重视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为人师表的教师和为人父母的家长要做尊法守法的楷模,在校园和家庭这两个小环境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学生和孩子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榜样。

  当然,或许是时间比较仓促的缘故,本套12册“读本”编写水平和内容质量上依然有参差不齐的缺憾,个别年级的读本体系设计不够精细,某些章节文字性内容过多,配图不够丰富,案例偏少,语言表述不够贴近中小学生的口味,等等。总之,“读本”依然具有较大的完善提升空间。希望各地中小学积极反馈来自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建议,以便有关部门将来进一步修订完善。建议有关部门广泛跟踪吸纳各地中小学反馈的意见建议,适时修订完善,精心打磨出一套高质量的中小学普法教材。

  期待《中小学法治教育读本》为广大中小学生奉上丰富多彩的“普法大餐”,为广大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法治扣子。

[ 责任编辑:中国舆情法治网_中国行为法学会 ]
二维码
主办单位:中国行为法学会   承办:中国行为法学会新闻与传播法治研究专业委员会  监督电话:010-63377568 18611177212
Copyright @ 2013- www.chinaxwjd.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为法学会新闻与传播法治研究专业委员会
本网站所转载信息,不代表中国舆情法治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案件举报邮箱:chinanews@chinaxwjd.cn